欢迎光临昆明英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网站!
一、何为道地药材?
所谓道地药材是指人们传统公认且来源于特定产地的名优正品药材,是中药材精粹之所在,也是历代医家防病治病最有力的武器之一,道地药材实质上是指药材货真质优的意思。
是“道地”还是“地道”?
“道地药材”又称为“地道药材”,毫无疑问从“名优正品”的寓意而言,“地道药材”的称呼似乎更为符合。古人之所以称“道地药材”不称“地道药材”,更不直接称为“质优药材”,其实质是在强调药材“产地”的重要性。
二、道地药材经中医临床长期实践
中医临床证明,道地药材药效要明显高于非道地药材。吉林长白山的人参,补气效果好;山东东阿县的阿胶补血疗效好。自古医家就强调“道地性”的重要性,早在《神农本草经》就提出:“土地所出,真伪新陈,并各有法”。
孙思邈在《千金翼方》中特别强调药材的产地,指出“用药必依土地”。而古代医著通常在道地药材的药名前冠以地名,如川芎、云木香、怀山药、广藿香、秦皮等,强调产地同药材之间的关系。
而如今,道地药材的疗效依然备受推崇,国医大师熊继柏表示:“药分三品须道地,医列三工唯精诚!”, 高度赞扬道地药材的功效。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孙柏杨表示:“自己行医有60多个年头了。过去开处方喜欢在药名前标上川、云、广等产地,道地的药材能够提高药效、确保疗效。”
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会长肖鲁伟指出:“每个地域都有自己特色的道地药材,同样的方子,如果使用道地药材,疗效的确会更好。”而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黄璐琦也指出:“道地药材正是因为具有独特的化学物质基础,才产生了有别于种内其他药材的化学型,并在临床上呈现良好疗效,特定的地域、品质的优良和确切的疗效,使道地药材成为中医药的精髓”。
三、自然因素:道地药材需要适宜的生长环境
道地药材大多数是草药,其性质很大程度上与其生长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。由于其产地的地理、气候、自然条件的不同,土壤的理化性质、微量元素含量也不同,药效自然存在差异。而最适宜某类中药材生长的产区自然就成为了该类药材的道地产区,进而形成了具有该地优势的道地药材品种,如东阿阿胶、浙八味、四大怀药等。
枸杞喜生沙质土壤和排水良好的地方,具有耐寒、耐旱的特性,而宁夏中宁地区的气候、土壤最适宜枸杞生长,故以宁夏枸杞质量为佳,产于河南焦作的道地药材怀地黄,其有效成分梓醇含量为0.435%-0.811%,而广东、山东、陕西等地所产含量仅为0.01%-0.06%,所以焦作出产的怀地黄质量更优。
特别是可直接甄别的性状特征,例如:松贝“怀中抱月”、关防风“头节坚如蚯蚓头”等,应作为道地药材主打商品特征。
道地产区特有的生态环境是道地药材质量形成的外在保障,具有不可复制性,特别是对于狭域分布的药用植物而言,产地环境具有突出的稀缺性价值,例如:雪莲、人参、川贝、虫草、三七等。产地环境可区分为大气、土壤、水、海拔、经纬度区位等表达形式,这些要素的独有特征是道地药材稀缺性的重要影响环节。
与此同时,中药材因产地不同,药性也存在一定差异,如浙江所产贝母,称浙贝母,长于清肺祛痰,适用于痰热蕴肺之咳嗽;而产于四川的川贝母,长于润肺止咳,治疗肺有燥热之咳嗽、虚劳咳嗽,二者治疗功效略有不同,而异地盲目引种则更会使该药材与道地药材质量相去甚远。
金世元大师表示:“1957 年-1958 年之间,北京市曾经把全国各地道地药材集中在昌平区进行培育。但是,不管怎么创造条件精心种植,这些药材离开了原来的产地,不仅长势令人失望,药用价值更是无从谈起。”
如今药材盲目引种现象明显,导致市场上出现多品种大宗的劣质中药材,这些劣质药材不论形色气味还是内在质量都与道地药材相去甚远,甚至严重到“不堪入药”的地步,严重影响诊疗结果。
四、人为因素:保障道地药材疗效离不开适宜的采收栽培及加工方式
道地药材除了和当地生态环境和优良种质资源有关外,还跟当地栽培习惯、采收方式和熟练的炮制工艺以及当地文化底蕴有关。孙思邈指出:“夫药采取不知时节,不知阴干暴干,虽有药名,终无药实,故不以时采收,与朽木不殊,需费人功,卒无裨益。”指出如果不适时采收与加工,药材则没有药用功效,这阐明了道地药材采收加工对药材疗效的重要性。
在中药材采收应在有效成分含量最高时最为适宜,否则质量必然降低,从而影响到药材的疗效,即使是质量优良的道地药材也会变成次劣药材,甚至毫无药用价值,因而有“三月茵陈四月蒿,五月砍来当柴烧”、“知母黄芪随时采,唯有春秋质量高”、“适时是宝,过时是草”等说法,故人参9月初采集为佳,天麻因采集时间不同,有冬麻、春麻之分,冬麻质坚体重,质佳,而春麻质轻中空,质次。
而炮制与加工也对道地药材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。道地阿胶制做时不仅需要东阿当地的纯种黑驴皮,也需要东阿水及国家级东阿熬制工艺,才使东阿阿胶具备了优秀的道地功效。此外,炮制工艺的不同也能对道地药材的疗效产生影响,如土茯苓、乌药等坚硬的根类药材,都是产地直接切片,切片后颜色鲜艳,外形美观,便于煎出有效成分。
五、道地药材亟待解决的难题
1、GAP操作规范很难落地
实际上,国家为了规范中药材的种植,早在2003年前就制订了中药材种植管理规范(即GAP),但GAP虽已启动11年,很多规范却依然难以落地。北京中医药学会秘书长王春生表示,现在全国总共认证了100余个品种,而中国常用的大宗中药材品种约有360种。
“现在GAP要想完全落实很难,中药材种植基地的温度、湿度等标准不能划一,需要因地制宜,而且药农很难掌握GAP的操作规范,如果按照GAP的标准进行生产,成本会大幅度上涨,药价就会更加水涨船高。”
2、市场无序竞争致中药材难道地
中药材道地性越来越难以保证,很大程度上在于市场无序竞争,中药材分析师张斌认为。像市面上染色红花、牙签虫草、高硫天麻、鲜红枸杞等作假手法,就被曝光过多次。安徽有贡菊、七月菊、太阳菊,贡菊100元/千克,七月菊60元/千克,太阳菊70元/千克,现在有的药商就把七月菊或者太阳菊当做贡菊来卖,以次充好,消费者95%以上不会辨认。
3、炮制技术人才缺乏
道地药材的标准之一是采用传统标准的炮制方法,才能使药材较好地发挥疗效。
“好多传统的炮制方法都给丢弃了,有的中药饮片厂偷工减料,造成中药饮片不道地。”王国宝举例,比如说肉果,按照传统的炮制方法是,先把肉果外观浸湿了,裹上两层滑石粉,然后再裹上3-5层面粉,接着把滑石粉炒热,面粉就会把肉果的油吸附掉。
但是在上世纪50年代末,人们生活水平很低,面粉很珍贵,舍不得用来裹肉果了,就把滑石粉裹上直接炒,这就影响肉果的疗效。肉果是用来固肠止泻的,里面的油分是通便的,如果不用面粉把油吸附掉,这势必会影响肉果止泻的疗效。“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,不缺面粉吃了,但是肉果的炮制仍然不裹面粉。传统的药材炮制方法给丢掉了,而管理部门很难在生产一线对中药饮片的炮制进行监管。”
4、多部门联动管理迫在眉睫
与国内道地中药材不断下滑相比,国外的一些道地药材发展势头良好,如韩国国有品牌“正官庄人参”,日本的日式当归、桔梗,中亚地区的甘草,都闻名国际。
他们从药材种植源头上就强调通过科学技术手段管理,像日本就对药材实行履历管理,用好几年时间对药农指导种植方法,比如在栽培环节,逐一规定了种子消毒、农药喷洒、肥料使用等程序,实行规范化、一体化管理,并做成数据库,从种植到终端销售全程把控,从而确保药材质量。
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